数据结构-队列

我们知道,CPU 资源是有限的,任务的处理速度与线程个数并不是线性正相关。相反,过多的线程反而会导致 CPU 频繁切换,处理性能下降。所以,线程池的大小一般都是综合考虑要处理任务的特点和硬件环境,来事先设置的。


当我们向固定大小的线程池中请求一个线程时,如果线程池中没有空闲资源了,这个时候线程池如何处理这个请求?是拒绝请求还是排队请求?各种处理策略又是怎么实现的呢?


实际上,这些问题并不复杂,其底层的数据结构就是我们今天要学的内容,队列(queue)。


如何理解“队列”

队列这个概念非常好理解。你可以把它想象成排队买票,先来的先买,后来的人只能站末尾,不允许插队。先进者先出,这就是典型的 “队列”


我们知道,栈只支持两个基本操作: 入栈 push()和出栈 pop()


队列跟栈非常相似,支持的操作也很有限,最基本的操作也是两个:

  • 入队 enqueue(),放一个数据到队列尾部;
  • 出队 dequeue(),从队列头部取一个元素。


p1_1.png


所以,队列跟栈一样,也是一种操作受限的线性表数据结构。


队列的概念很好理解,基本操作也很容易掌握。作为一种非常基础的数据结构,队列的应用也非常广泛,特别是一些具有某些额外特性的队列,比如循环队列、阻塞队列、并发队列。


它们在很多偏底层系统、框架、中间件的开发中,起着关键性的作用。比如高性能队列 Disruptor、Linux 环形缓存,都用到了循环并发队列;


Java concurrent 并发包利用 ArrayBlockingQueue 来实现公平锁等。顺序队列和链式队列我们知道了,队列跟栈一样,也是一种抽象的数据结构。


它具有先进先出的特性,支持在队尾插入元素,在队头删除元素,那究竟该如何实现一个队列呢?跟栈一样,队列可以用数组来实现,也可以用链表来实现。用数组实现的栈叫作顺序栈,用链表实现的栈叫作链式栈。
同样,用数组实现的队列叫作顺序队列,用链表实现的队列叫作链式队列。

顺序队列


数组实现**
我们先来思考一下用数组实现队列,对于栈来说,我们只需要一个栈顶指针就可以了。但是队列需要两个指针:一个是 head 指针,指向队头;一个是 tail 指针,指向队尾。你可以结合下面这幅图来理解。当 a、b、c、d 依次入队之后,队列中的 head 指针指向下标为 0 的位置,tail 指针指向下标为 4 的位置。


image.png


当我们调用两次出队操作之后,队列中 head 指针指向下标为 2 的位置,tail 指针仍然指向下标为 4 的位置。

image.png

你肯定已经发现了,在固定长度的数组中,随着不停地进行入队、出队操作,head 和 tail 都会持续往后移动。当 tail 移动到最右边,即使数组中还有空闲空间,也无法继续往队列中添加数据了。再向后加,就会产生数组越界的错误。


可实际上,我们的队列在下标为0和1的地方还是空闲的。此时又不应该扩充数组,我们把这种现象叫做“假溢出”。否则会造成数组越界而遭致程序出错。


这个问题该如何解决呢?你是否还记得,在数组那一节,我们也遇到过类似的问题,就是数组的删除操作会导致数组中的数据不连续。你还记得我们当时是怎么解决的吗?


对,用数据搬移!但是,每次进行出队操作都相当于删除数组下标为 0 的数据,要搬移整个队列中的数据,这样出队操作的时间复杂度就会从原来的 O(1) 变为 O(n)。能不能优化一下呢?


实际上,我们在出队时可以不用搬移数据。如果没有空闲空间了,我们只需要在入队时,再集中触发一次数据的搬移操作。借助这个思想,出队函数 dequeue() 保持不变,我们稍加改造一下入队函数 enqueue() 的实现,就可以轻松解决刚才的问题了。下面是具体的代码:


我们先来看下基于数组,需要进行数据迁移的实现方法。

1
2
3
4
5
6
7
8
9
10
11
12
13
14
15
16
17
18
19
20
21
22
23
24
25
26
27
28
29
30
31
from typing import Optional

class ArrayQueue:

def __init__(self, capacity: int):
self._items = []
self._capacity = capacity
self._head = 0
self._tail = 0

def enqueue(self, item: str) -> bool:
if self._tail == self._capacity:
if self._head == 0:
return False
else:
for i in range(0, self._tail - self._head):
self._items[i] = self._items[i + self._head]
self._tail = self._tail - self._head
self._head = 0

self._items.insert(self._tail, item)
self._tail += 1
return True

def dequeue(self) -> Optional[str]:
if self._head != self._tail:
item = self._items[self._head]
self._head += 1
return item
else:
return None


从代码中我们看到,当队列的 tail 指针移动到数组的最右边后,如果有新的数据入队,我们可以将 head 到 tail 之间的数据,整体搬移到数组中 0 到 tail-head 的位置。

p3.png

链式队列

链表实现
接下来,我们再来看下基于链表的队列实现方法。基于链表的实现,我们同样需要两个指针:head 指针和 tail 指针。它们分别指向链表的第一个结点和最后一个结点。如图所示,入队时,tail->next= new_node, tail = tail->next;出队时,head = head->next。


p4.png

1
2
3
4
5
6
7
8
9
10
11
12
13
14
15
16
17
18
19
20
21
22
23
24
25
26
27
28
29
30
31
32
33
34
35
36
37
38
39
40
41
42
class Node:
def __init__(self, data, next_node=None):
self.data = data
self.next = next_node


class LinkedQueue:
def __init__(self):
self.head = None
self.tail = None

def enqueue(self, data):
new_node = Node(data)

if self.tail:
self.tail.next = new_node
else:
self.head = new_node
self.tail = new_node


def dequeue(self):
if self.head is None:
return False

self.head = self.head.next
"""移除头节点后,如果头节点为空,则尾节点也"""
if not self.head:
self.tail = None


if __name__ == '__main__':
linked_queue = LinkedQueue()

linked_queue.enqueue(1)
linked_queue.enqueue(2)
linked_queue.enqueue(3)

linked_queue.dequeue()
linked_queue.dequeue()
linked_queue.dequeue()
print(linked_queue.tail)

循环队列

循环队列动态效果如下图:
20191219150256966.gif




我们刚才用数组来实现队列的时候,在 tail==n 时,会有数据搬移操作,这样入队操作性能就会受到影响。那有没有办法能够避免数据搬移呢?我们来看看循环队列的解决思路。


循环队列,顾名思义,它长得像一个环。原本数组是有头有尾的,是一条直线。现在我们把首尾相连,扳成了一个环, 可以想像像钟表一样,enqueue和dequeue节点时,tail, head指针都是逆时针运动。
p5.png

我们可以看到,图中这个队列的大小为 8,当前 head=4,tail=7。当有一个新的元素 a 入队时,我们放入下标为 7 的位置。但这个时候,我们并不把 tail 更新为 8,而是将其在环中后移一位,到下标为 0 的位置。当再有一个元素 b 入队时,我们将 b 放入下标为 0 的位置,然后 tail 加 1 更新为 1。所以,在 a,b 依次入队之后,循环队列中的元素就变成了下面的样子:

p7.png

通过这样的方法,我们成功避免了数据搬移操作。看起来不难理解,但是循环队列的代码实现难度要比前面讲的非循环队列难多了。


要想写出没有 bug 的循环队列的实现代码,我个人觉得,最关键的是,确定好队空和队满的判定条件。

在用数组实现的非循环队列中,队满的判断条件是 tail == n,队空的判断条件是 head == tail。那针对循环队列,如何判断队空和队满呢?队列为空的判断条件仍然是 head == tail。但队列满的判断条件就稍微有点复杂了。我画了一张队列满的图,你可以看一下,试着总结一下规律。


p8.png


就像我图中画的队满的情况,tail=3,head=4,n=8,所以总结一下规律就是:(3+1)%8=4。多画几张队满的图,你就会发现,当队满时,
(tail+1)%n=head。**


你有没有发现,当队列满时,图中的 tail 指向的位置实际上是没有存储数据的。所以,循环队列会浪费一个数组的存储空间。

1
2
3
4
5
6
7
8
9
10
11
12
13
14
15
16
17
18
19
20
21
22
23
24
25
26
27
28
29
30
31
32
33
34
class circular_queue():
def __init__(self, size):
self.array = []
self.head = 0
self.tail = 0
self.size = size

def enqueue(self, value):
"""入队判满"""
if (self.tail + 1) % self.size == self.head:
return False

self.array.append(value)
"""入队,尾节点下标变化"""
self.tail = (self.tail + 1) % self.size
return True

def dequeue(self):
"""出队判空"""
if self.head != self.tail:
item = self.array[self.head]
"""出队,头节点下标变化"""
self.head = (self.head + 1) % self.size

return item

if __name__ == '__main__':
q = circular_queue(5)
for i in range(5):
q.enqueue(i)
q.dequeue()
q.dequeue()
q.enqueue(1)
print(q)


队列满的表达式

这里讲一下,这个表达式是怎么来的。在一般情况下,我们可以看出来,当队列满时,tail+1=head。但是,有个特殊情况,就是tail=n-1,而head=0时,这时候,tail+1=n,而head=0,所以用(tail+1)%n == n%n == 0。而且,tail+1最大的情况就是 n ,不会大于 n,这样,tail+1 除了最大情况,不然怎么余 n 都是 tail+1 本身,也就是 head。这样,表达式就出现了。


阻塞队列和并发队列

前面讲的内容理论比较多,看起来很难跟实际的项目开发扯上关系。确实,队列这种数据结构很基础,平时的业务开发不大可能从零实现一个队列,甚至都不会直接用到。而一些具有特殊特性的队列应用却比较广泛,比如阻塞队列和并发队列。


阻塞队列其实就是在队列基础上增加了阻塞操作。简单来说,就是在队列为空的时候,从队头取数据会被阻塞。因为此时还没有数据可取,直到队列中有了数据才能返回;


如果队列已经满了,那么插入数据的操作就会被阻塞,直到队列中有空闲位置后再插入数据,然后再返回。


p9.png


你应该已经发现了,上述的定义就是一个“生产者 - 消费者模型”!是的,我们可以使用阻塞队列,轻松实现一个“生产者 - 消费者模型”!可以有效地协调生产和消费的速度。


当“生产者”生产数据的速度过快,“消费者”来不及消费时,存储数据的队列很快就会满了。这个时候,生产者就阻塞等待,直到“消费者”消费了数据,“生产者”才会被唤醒继续“生产”。而且不仅如此,基于阻塞队列,我们还可以通过协调“生产者”和“消费者”的个数,来提高数据的处理效率。


比如前面的例子,我们可以多配置几个“消费者”,来应对一个“生产者”。
p10.png


前面我们讲了阻塞队列,在多线程情况下,会有多个线程同时操作队列,这个时候就会存在线程安全问题,那如何实现一个线程安全的队列呢?线程安全的队列我们叫作并发队列。最简单直接的实现方式是直接在 enqueue()、dequeue() 方法上加锁,但是锁粒度大并发度会比较低,同一时刻仅允许一个存或者取操作。


实际上,基于数组的循环队列,利用 CAS 原子操作,可以实现非常高效的并发队列。这也是循环队列比链式队列应用更加广泛的原因。


队列的知识就讲完了,我们现在回过来看下开篇的问题。


线程池没有空闲线程时,新的任务请求线程资源时,线程池该如何处理?各种处理策略又是如何实现的呢?我们一般有两种处理策略。

  • 第一种是非阻塞的处理方式,直接拒绝任务请求;
  • 另一种是阻塞的处理方式,将请求排队,等到有空闲线程时,取出排队的请求继续处理。


那如何存储排队的请求呢?我们希望公平地处理每个排队的请求,先进者先服务,所以队列这种数据结构很适合来存储排队请求。我们前面说过,队列有基于链表和基于数组这两种实现方式。这两种实现方式对于排队请求又有什么区别呢?


基于链表的实现方式,可以实现一个支持无限排队的无界队列(unbounded queue),但是可能会导致过多的请求排队等待,请求处理的响应时间过长。所以,针对响应时间比较敏感的系统,基于链表实现的无限排队的线程池是不合适的。


而基于数组实现的有界队列(bounded queue),队列的大小有限,所以线程池中排队的请求超过队列大小时,接下来的请求就会被拒绝,这种方式对响应时间敏感的系统来说,就相对更加合理。


不过,设置一个合理的队列大小,也是非常有讲究的。队列太大导致等待的请求太多,队列太小会导致无法充分利用系统资源、发挥最大性能。除了前面讲到队列应用在线程池请求排队的场景之外,队列可以应用在任何有限资源池中,用于排队请求,比如数据库连接池等。


实际上,对于大部分资源有限的场景,当没有空闲资源时,基本上都可以通过“队列”这种数据结构来实现请求排队。
**

内容小结

今天我们讲了一种跟栈很相似的数据结构,队列。关于队列,你能掌握下面的内容,这节就没问题了。队列最大的特点就是先进先出,主要的两个操作是入队和出队。跟栈一样,它既可以用数组来实现,也可以用链表来实现。用数组实现的叫顺序队列,用链表实现的叫链式队列。特别是长得像一个环的循环队列。


在数组实现队列的时候,会有数据搬移操作,要想解决数据搬移的问题,我们就需要像环一样的循环队列。循环队列是我们这节的重点。要想写出没有 bug 的循环队列实现代码,关键要确定好队空和队满的判定条件,具体的代码你要能写出来。


除此之外,我们还讲了几种高级的队列结构,阻塞队列、并发队列,底层都还是队列这种数据结构,只不过在之上附加了很多其他功能。阻塞队列就是入队、出队操作可以阻塞,并发队列就是队列的操作多线程安全


队列应用

在现实生活中Queue的应用也很广泛,最广泛的就是排队了,”先来后到” First come first service ,以及Queue这个单词就有排队的意思。


还有,比如我们的播放器上的播放列表,我们的数据流对象,异步的数据传输结构(文件IO,管道通讯,套接字等)
还有一些解决对共享资源的冲突访问,比如打印机的打印队列等。消息队列等。交通状况模拟,呼叫中心用户等待的时间的模拟等等。

最后,关于队列,入队要判满,出队要判空**